太极拳:对衰老的影响
共计: - 自 1980 年以来,在国际文献中发现 89 篇科学文章(同行评审期刊) - Medline 上引用的科学文章没有一篇来自法国团队(经同行评审验证)...... - 大多数实验由美国团队进行,更多的是由中国团队或其他亚洲国家团队进行(这是预料之中的)。
大多数实验是由美国团队进行的,更多的是由中国团队或其他亚洲国家团队进行的(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 32 篇文章(对我来说)似乎特别重要和/或从科学角度看论证得最好。这些文章的摘要如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 FICSIT 小组和 Wolf 等人小组的一部分而开展的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始于 1993 年。鉴于美国老年医学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研究结果于 1996 年公布,并于 2003 年在 JAGS 上全文发表(重印本)。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引发了其他一些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的著作,但最重要的是,这些著作倾向于根据老年人的类型及其虚弱程度对太极拳进行验证/调整,以便更好地确定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 Wu(2002 年)的出色综述和 Verhagen(2004 年)更细致的综述。
最重要的文章及其关注领域清单
1 - 澳大利亚的太极拳:改善老年人平衡和活动能力的可接受的有效方法?Hill K、Choi W、Smith R、Condron J 《澳大利亚老龄化杂志》;24(1) 9-14, 2005 = 太极拳和整体效益
2 - 太极拳对老年人的疗效:系统综述。Verhagen AP, Immink M, van der Meulen A, Bierma-Zeinstra SM.家庭实践》,21(1):107-13,2004 = 元分析证实了太极拳益处的重要性。
3 - 太极拳的相对运动强度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相似。Lan C,Chen SY,Lai JS Am J Chin Med,32(1):151-60,2004 = 太极拳的普遍性
4 - 气功和太极拳练习者运动时的有氧能力和通气效率。Lan C, Chou SW, Chen SY, Lai JS, Wong MK.Am J Chin Med,32(1):141-50,2004 = 太极与慈空的比较
5 - 4周和8周强化太极拳训练对老年人平衡控制的影响。Tsang WW, Hui-Chan CW.Med Sci Sports Exerc, 36(4):648-57, 2004.= 太极拳的快速效益;长期效应
6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踝关节和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Xu D, Hong Y, Li J, Chan K, Br J Sports Med , 38:50-54, 2004 = 太极拳与本体感觉
7 - 太极拳改善了在感官减弱或冲突条件下的站立平衡控制能力Tsang WW, Wong VS, Fu SN, Hui-Chan CW.Arch Phys Med Rehabil, 85(1),129-37, 2004.= 太极拳对视觉或前庭障碍者的重要益处。
8 - 《太极拳与老年人自评睡眠质量和白天嗜睡;随机对照试验》,Li F, PhD, K. Fisher KJ, PhD, Harmer P, PhD, Irbe D, Tearse RG, Weimer C J Am Geriatr Soc, 52, 892-900, 2004.= 太极与睡眠质量
9 - 人工神经网络和压力中心建模:传感器运动退化评估的实用方法。Shan G, Daniels D, Gu R..J Aging Phys Act, 12(1), 75-89, 2004 = 太极拳与神经元可塑性
10 - 减少老年人的虚弱和跌倒:太极和计算机化平衡训练的研究 Wolf SL、Huimnan X.Barnhart XB, Kutner NG, McNeely E, Coogler C, Xu T, and the Atlanta FICSIT Group J Am Geriatr Soc 51, 1794-1803, 2003.转载自:Wolf S、Barnhart H、Kutner N、McNeely E、Xu T 和亚特兰大 FICSIT 小组。减少老年人的虚弱和跌倒:太极拳和计算机化平衡训练的调查》(Reducing frailty and falls in older persons: an investigation of Tai Chi and computerised balance training.1996; 44: 489-97。 = 太极拳与体弱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11 - 《高强度太极运动训练与年老体弱者跌倒的发生:随机对照试验》(Intense Tai Chi Exercise Training and Fall Occurrences in Older,Transitionally Frail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Wolf SL, Richard W. Sattin RW, Kutner M, O'Grady M, Greenspan AI, Gregor RJ J Am Geriatr Soc, 51, 1693-1701, 2003.= 太极与体弱老年人
12 - 太极拳对老年人关节本体感觉和稳定性极限的影响Tsang WWang, Hui-Chan CW.Med Sci Sports Exerc, 35(12), 1962-71, 2003 = 太极拳与本体感觉
13 - 运动干预:拆除世界上骨质疏松症的定时炸弹 Chan KM, Anderson M & Lau E 《世界卫生组织公报》,81, 827-830, 2003 = 太极拳与骨质疏松症预防
14 - 评价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平衡和预防跌倒的效果--综述。Wu G.J Am Geriatr Soc, 50(4):746-54, 2002 = 总结前人工作的综述。
15 - 太极拳训练与增强健康老年男性皮肤血管的内皮依赖性扩张有关。Wang JS, Lan C, Chen SY, Wong MK J Am Geriatr Soc. 50(6):1159-60, 2002 = 太极拳对外周循环的影响
16 - 太极拳运动对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妇女的疼痛、平衡、肌肉力量和身体机能感知困难的影响:随机临床试验。Song R、Lee EO、Lam P、Bae SC。30(9):2039-44, 2003 = 太极拳对骨关节炎的益处
17 - 太极训练可改善老年人膝关节伸肌力量和力量控制。Christou EA, Yang Y, Rosengren KS.58(8):763-6, 2003 = 太极拳对股四头肌的益处
18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妇女平衡能力、功能活动能力和跌倒恐惧的影响。Taggart HM Appl Nurs Res ; 15(4), 235-42, 2002 = 太极拳、平衡与跌倒
19 - 长期太极拳锻炼可提高老年人等速膝关节伸肌力量并减少姿势摇摆Wu G, Zhao F, Zhou X, Wei L. Arch Phys Med Rehabil ; 83(10), 1364-9, 2002 = 太极拳、肌肉力量和姿势不稳定性
20 - 评价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Li F、Harmer P、McAuley E、Duncan TE、Duncan SC、Chaumeton N、Fisher KJ。23(2):139-46, 2001.= 太极与运动平衡
21 - 《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试验研究》。Lan C, Lai JS, Chen SY, Wong MK.Arch Phys Med Rehabil ; 81(5):604-7, 2000 = 太极拳与下肢肌肉力量/耐力。
22 - 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平衡控制、柔韧性和心肺功能。Hong Y, Li JX, Robinson PD.Br J Sports Med. ; 34(1):29-34, 2000 = 太极拳、平衡运动控制和心肺功能
23 - 短期锻炼计划对老年人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试点研究结果。Ross MC, Bohannon AS, Davis DC, Gurchiek L. J Holist Nurs;17(2),139-47, 1999 = 太极拳,对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总体影响。
24 - 痴呆症患者的治疗方案。Gibb H, Morris CT, Gleisberg J. Int J Nurs Pract; 3(3):191-9, 1997 = 太极拳:对非严重痴呆症患者有益的练习。
25 - 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柔韧性和身体成分。Lan C, Lai JS, Wong MK, Yu ML.Arch Phys Med Rehabil ; 77(6), 612-6, 1996 = 太极拳、柔韧性、心肺适应性和体脂。
26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太极拳和有氧运动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Channer KS、Barrow D、Barrow R、Osborne M、Ives G。Postgrad Med J. ; 72(848), 349-51, 1996 = 太极拳与心肌梗塞
27 - 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和久坐者心肺功能的两年变化趋势Lai JS, Lan C, Wong MK, Teng SH.J Am Geriatr Soc ; 43(11):1222-7, 1995 = 太极拳:心肺功能下降较少
28 - 太极拳练习者和久坐者在循环测力时的心肺反应Lai JS, Wong MK, Lan C, Chong CK, Lien IN.J Formos Med Assoc ; 92(10), 894-9, 1993 = 太极拳与心肺适应(年轻的老年人)
29 - 亚特兰大 FICSIT 研究:减少老年人体弱的两种运动干预措施。Wolf SL, Kutner NG, Green RC, McNeely E. J Am Geriatr Soc ; 41(3):329-32, 1993 = 太极拳:FICSIT 计划的核心内容。
30 -评估太极拳这一负重运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潜在用途。Kirsteins AE, Dietz F, Hwang SM.Am J Phys Med Rehabil ; 70(3):136-41, 1991 = 太极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益处
31 - 太极拳运动中心率、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情绪的变化。Jin P. J Psychosom Res ; 33(2), 197-206, 1989 = 《太极与压力的生物参数》 32 - 《预防老年病学:中医概述》。Zhou DH.Am J Chin Med; 10(1-4)、
32-39, 1982 = 第一篇考虑到太极拳在预防和保健方面作用的文章。 文章评论 Hill K, Choi W, Smith R, Condron J 澳大利亚的太极拳:改善老年人平衡和活动能力的可接受且有效的方法?澳大利亚老龄化期刊》;24(1)9-14,2005 年
该研究小组利用平衡领域的一系列详尽测试,证实了太极拳(每周 3 次,每次 1 小时)对 90 名平均年龄 70 岁的老年人的益处。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太极拳更全面的益处,参与者的坚持程度很高,其中大多数人都希望继续练习太极拳,生活平衡得到改善,测试对象对太极拳与数字记忆相关的认知刺激效果也很感兴趣。Li F, PhD, K. Fisher KJ, PhD, Harmer P, PhD, Irbe D, Tearse RG, Weimer C: Tai Chi and Self-Rated Quality of Sleep and Daytime Sleepiness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m Geriatr Soc, 52, 892-900, 2004.
老年人睡眠障碍通常会造成难以评估的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在任何情况下,睡眠障碍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虽然睡眠障碍可能是健康状况不佳的明显后果,与当前的一种或多种病症直接相关,但这种情况远不能解释一切。事实上,如果我们参考对 9000 名老年人进行的最有据可查的研究(由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进行的调查:Foley DJ & al, Sleep, 1995),超过 50%的 65 岁以上老年人在接受询问时表示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因此,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几乎总是由急性或持续性病症以外的情况造成的。这些原因显然都是良性的,而且一般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主要原因是逐渐缺乏体力活动和日常肌肉锻炼、日常生活基本活动减少、焦虑和抑郁、环境压力等。Li F 等人的研究(Jags,2004 年)比较了太极拳计划(6 个月,每周 3 次,每次 1 小时)(62 人)和传统低强度体育锻炼计划(56 人)的效果。
他们使用了经过国际验证的睡眠质量量表和测试(PSQI-198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ESS-1991:爱普沃斯嗜睡量表)、运动活动/平衡和生活质量(SF12)。如下表所示,两个组群完全匹配:
作者指出,通过减少入睡时间(-18 分钟)和增加睡眠时间(48 分钟),睡眠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太极拳在体能测试(单足站立、抬高椅子、快步走)中也有明显改善,这与相关文献相吻合。与传统的低强度运动相比,这种改善显然更为显著。
下表显示了主要结果:另一方面,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感知(通过 SF12 进行测量)均有所改善,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太极拳似乎是一种非药物治疗 AP 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Wolf SL, Huimnan X.Barnhart XB, Kutner NG, McNeely E, Coogler C, Xu T, and the Atlanta FICSIT Group Reducing Frailty and Falls in Older Persons:太极拳和计算机化平衡训练的研究》,《美国老年学学会杂志》51,1794-1803,2003 年。(转载自 JAGS 1996)。
作为 FICSIT 计划(亚特兰大虚弱与损伤合作研究和干预技术)的一部分,Wolf 等人的研究比较了两种体育训练方法对 200 名 70 岁以上老年人(平均年龄 76 岁;162 名女性,38 名男性)的影响: - 一种是太极拳(TC),另一种是使用程序化练习进行平衡训练的传统方法(BT)。两个主要干预组(TC 和 BT)与接受纯教育和咨询计划(ED)的第三个干预组进行了比较。干预期为 15 周,随后进行为期 4 个月的随访。
作为 FICSIT 计划的一部分,对几项参数进行了评估,以监测计划参与者虚弱程度的变化并确定指标。生物医学参数:肌肉力量、柔韧性、心血管耐力、身体成分。 - 社会心理方面:抑郁量表、对现在和未来健康的看法、自我控制和动力、睡眠质量、倦怠。
还有一项分析测量了跌倒的恐惧感和反复跌倒的频率。如下表所示,各组的情况大体相当:
在所有测试组中,总体表现都有所改善,尤其是肌肉力量。但结果清楚地表明,与其他两组相比,太极拳的益处更大,其中包括......: - 静息血压和 12 分钟强迫行走后测量的收缩压均有非常明显的下降, - 对跌倒的恐惧感有非常明显的下降。统计调整结果表明,在这项试验中,太极拳可将跌倒复发的风险降低 47%。主要结果见下表:Wolf SL、Richard W. Sattin RW、Kutner M、O'Grady M、Greenspan AI、Gregor RJ 强化太极拳运动训练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随机对照试验。J Am Geriatr Soc,51,1693-1701,2003。
Wolf 等人之前的一项研究(Jags-1996,2003 年重复)强调了太极拳对体弱程度较低或没有体弱程度的患者的益处。这项新研究在确认先前研究结果的同时,也对其范围进行了限定。试验的对象是经过选择的目标人群:正在走向衰弱的老年人。从公共卫生和预防政策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最值得关注的人群:可以为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界定这一人群(正在变得虚弱的人群),研究小组在以下公认的领域选择了 10 项虚弱标准:年龄、平衡能力、行走能力、其他体力活动、抑郁程度、镇静剂的使用、近距离视力、病理状态和并发症、上下肢力量。根据这些标准,如果 10 个项目中有 4 个项目完全正常,且只有少于 2 个项目受到严重干扰,则可以认为血压计是 "稳健的"。相反,如果 10 项标准中有 4 项严重受损,只有一项保持正常,则该 BP 被视为 "脆弱"。与中间病例相对应的 AP 则被归类为脆弱的过渡情况。患者还必须在前一年至少摔倒过一次,才能被纳入治疗方案。但是,心脏或呼吸系统功能不全、Folstein MMS <24、从床上转移到轮椅时活动受限等情况则是排除标准。
在这些条件下,145 名老年人被纳入接受太极拳(TC)治疗的小组,而 141 名老年人则只接受健康和 "老有所为 "建议计划(WE)治疗。学习太极拳的条件和教练的资格都有严格规定。干预系列持续了 48 周。对许多参数进行了比较测量......在这一目标人群中,在整个 48 周的干预期间,研究并未显示 TC 和 WE 的跌倒风险有显著差异。
然而,考虑到中间评估期,一项更详细的趋势分析显示,太极拳的效果有显著差异。更具体地说,在训练的第一个月,太极拳明显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然后,从第 4 个月到第 12 个月,太极拳明显降低了跌倒的风险(TC 组为 47%,而 WE 组为 60%)。下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这些结果是针对正在变得虚弱的行动不便者得出的,因此,与同一研究小组针对身体并不十分虚弱或只是脆弱的患者得出的结果相比,并不那么明确。然而,这一研究结果需要提出一些意见
对于这些非常虚弱的病人来说,只有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跌倒的风险才会增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应采取怎样的注意事项和方式(时间顺序、练习进度、教练质量等)。
本实验的目标人群,尽管纳入标准非常严格,但并不一定是同质的,而是反映了整个人口的脆弱程度。最重要的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已经出现了认知障碍。
其他研究表明,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对有严重认知障碍、痴呆或痴呆前期的患者几乎没有影响(见参考文献 $$$,待补)。Chan KM, Anderson M & Lau E 运动干预:拆除世界骨质疏松症的定时炸弹 世界卫生组织公报,81, 827-830, 2003 从小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骨质密度,减少成年后的骨质流失。运动不仅能改善骨骼结构的质量,还能增强肌肉、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步行、有氧运动和太极拳尤其适合刺激骨骼形成和增强支撑肌肉。因此,鼓励所有年龄段的人进行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当务之急。Xu D,Hong Y,Li J,Chan K,《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踝关节和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Br J Sports Med ,38:50-54,2004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传统太极拳能改善老年人的本体感觉,而且太极拳是这方面最有效的运动。为此,作者比较测量了 21 名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TC)与 20 名经常慢跑和游泳的老年人(RS)以及 27 名久坐不动的老年人(对照组,CG)的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感觉阈值。
研究结果表明,三组人的踝关节运动感觉阈值存在显著差异。TC组比其他两组(RS组和CG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能明显检测到振幅更小的运动。对于膝关节,更详细的分析表明,对屈曲的敏感度明显提高,而对膝关节伸展的敏感度在 3 组中保持相似。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定期练习太极拳是保持或恢复良好平衡控制能力的理想方法。太极拳能更好地促进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本体感觉,在保持踝关节运动本体感觉阈值方面,太极拳甚至比徒步/游泳更有效。
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知道,踝关节练习能更多地利用髋关节的本体感觉信息,以弥补踝关节或膝关节本体感觉信息的减弱。踝关节本体感觉的丧失是导致跌倒风险的主要原因。Shan G,Daniels D,Gu R..人工神经网络和压力中心建模:传感器运动退化评估的实用方法。J Aging Phys Act, 12(1), 75-89, 2004
太极拳将限制神经网络中观察到的感觉运动衰老和功能单元的逐渐减少Lan C, Chen SY, Lai JS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太极拳相对运动强度相似。Am J Chin Med,32(1):151-60,2004
该研究涉及 100 名年龄在 25 岁至 80 岁之间的人,按性别分为 3 个年龄组。对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进行了测量。太极拳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分年龄和性别,练习强度相同,经常练习者的适应反应水平也相同。
因此,无论年龄大小,太极拳都特别适用于保持机能能力。Lan C, Chou SW, Chen SY, Lai JS, Wong MK.气功和太极拳练习者运动时的有氧能力和通气效率。Am J Chin Med, 32(1):141-50, 2004 该研究将 36 名受试者分为 3 组(12 人),比较了太极拳和气功与对照组的益处。
在老年受试者中,两种运动对通气能力的益处相同。然而,太极拳的训练更为有效。然而,由于气功对横膈膜呼吸的特殊训练,它也能带来益处。Tsang WWang, Hui-Chan CW.为期 4 周和 8 周的强化太极拳训练对老年人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Med Sci Sports Exerc,36(4):648-57,2004。
作者对 49 名老年患者(70±5)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能显著改善平衡和姿势测试。为期 4 周的课程结束后,改善效果明显,课程中断 4 周后,改善效果依然明显。Tsang WWang, Wong VS, Fu SN, Hui-Chan CW.太极拳改善了在感官减弱或冲突条件下的站立平衡控制。物理医学康复档案》,85(1),129-37,2004 年。
这项研究涉及 20 名练习太极的亚健康人士,与 20 名久坐的亚健康人士和 20 名年轻受试者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太极拳对视觉和/或前庭障碍患者恢复平衡特别有效。而对本体感觉的益处则不那么明显(与其他出版物相反) Verhagen AP, Immink M, van der Meulen A, Bierma-Zeinstra SM.太极拳对老年人的疗效:系统综述》。Fam Pract,21(1):107-13,2004 作者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验证太极拳对平衡和心肺功能的益处。在大多数研究中,所建议的太极拳类型是杨式太极拳,包括 10 到 20 个动作,频率从每周 1 小时、持续 10 周到每天 1 小时、持续 1 年不等。
虽然大多数研究都证明了太极拳的益处,跌倒次数最多可减少 47%,但作者对这些有益的结果提出了质疑,批评了经常使用的方案和随后的统计分析。Tsang WWang, Hui-Chan CW.太极拳对老年人关节本体感觉和稳定性极限的影响。医学科学体育锻炼》,35(12),1962-71,2003 年。
本研究将 21 名练习太极拳的受试者与对照组(平均年龄 70 岁)进行比较。该研究使用静态动力学平台,证实了其他研究结果,显示膝关节水平的本体感觉能力显著提高,站立姿势的稳定性多边形扩大(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结合重心移动) Wu G. 评价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平衡和预防跌倒的效果--综述。J Am Geriatr Soc, 50(4):746-54, 2002 以前实验的综述。下面的表格总结了主要结果,讨论非常精彩。Wang JS, Lan C, Chen SY, Wong MK.太极拳训练与健康老年人皮肤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增强有关。J Am Geriatr Soc. 50(6):1159-60,2002。
这项研究以 10 名练习太极拳 10 年的老年男性为对象,并将其与 10 名老年男性和 12 名久坐不动的年轻受试者进行了比较。在基础条件下和药物诱导血管扩张后进行了多项测试。测量采用激光多普勒记录仪。主要结果见以下三幅图,摘自文章。因此,太极拳的练习与皮肤深层微循环场的永久性显著增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与更好的静脉顺应性和更好的微动脉血管扩张反应有关,从而使下肢循环具有更好的生理适应能力。经常练习太极拳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参数往往更接近于久坐不动的年轻人。因此,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预防血压患者外周血管意外的廉价方法。Song R, Lee EO, Lam P, Bae SC.太极拳运动对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妇女的疼痛、平衡、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障碍的影响:随机临床试验。J Rheumatol.
在 62 名患有严重骨关节炎的妇女中开展了一项为期 12 周的太极拳计划,与未练习太极拳的匹配组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注意到,活动时关节疼痛减轻了,由于消除了致残条件,功能能力提高了,腹部肌肉力量和姿势平衡也有了显著改善。但是,他们没有观察到膝关节力量的任何变化。Christou EA、Yang Y、Rosengren KS。太极训练能改善老年人膝关节伸肌力量和力量控制。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一项为期 20 周的太极课程在 60 名 70 岁的 PAs 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课程在显著增强膝关节伸肌力量方面非常有效。在大幅增加个人肌肉力量之前,太极课程使人群 "正常化",并减少了个体间的差异。Taggart HM 《太极运动对老年妇女平衡能力、功能活动能力和跌倒恐惧的影响》。Appl Nurs Res ; 15(4), 235-42, 2002 在 75 岁以上独立的居家妇女中,每周两次、持续 3 个月的太极课程改善了她们的平衡能力、功能活动能力和跌倒恐惧。Wu G,Zhao F,Zhou X,Wei L.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等速膝关节伸肌力量的改善和姿势摇摆的减少。Arch Phys Med Rehabil ; 83(10), 1364-9, 2002 在 20 名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定期练习太极拳超过 3 年,可有效增加大腿肌肉力量(等长收缩),提高在支撑多边形外保持平衡的能力。与一组 19 名久坐不动但没有练习太极拳的亚健康人士相比,通过一系列经过验证的测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Li F、Harmer P、McAuley E、Duncan TE、Duncan SC、Chaumeton N、Fisher KJ。太极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影响的评估:随机对照试验》。Ann Behav Med. 23(2):139-46, 2001.
这项随机试验的目的是证明,为期 6 个月的太极计划能够改善居家非活动人群(65 至 96 岁;n = 90)的健康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参加太极课程的受试者在 6 项生活质量标准方面有明显改善,尤其是步行、爬楼梯和跑步的能力。Lan C, Lai JS, Chen SY, Wong MK.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试验研究》。Arch Phys Med Rehabil ;81(5):604-7, 2000 该研究对 41 名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每周太极拳训练。男性的腿部屈伸力量增加了 15% 至 20%,伸展力量增加了 15% 至 23%。女性的增幅分别为 13-22% 和 18-24%。此外,膝关节伸展耐力男性提高了 10%-18%,女性提高了 10%-15%。
所有这些改善都非常明显(受试者为自己的对照组),清楚地表明了太极拳训练对增加下肢肌肉力量的益处。Hong Y, Li JX, Robinson PD.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平衡控制、柔韧性和心肺功能。Br J Sports Med. ; 34(1):29-34, 2000 这项研究比较了 28 名练习太极拳超过 13 年的 68 岁受试者与 30 名年龄相当的久坐受试者的体能表现。太极拳组在静息心率、运动心率、抬高椅子和闭眼单足站立方面的功能参数明显优于其他组。Ross MC、Bohannon AS、Davis DC、Gurchiek L.短期锻炼计划对老年人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试点研究结果。J Holist Nurs; 17(2),139-47, 1999.
通过对 11 名老年妇女进行前测/后测,评估了太极拳的短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不仅改善了运动和平衡参数,还显著改善了焦虑水平、情绪和痛觉阈值。
整个评估过程都有据可查,并以经过验证的网格或评分标准为依据(动态关节角度测量法、测力法、计时单足站立法、串联行走法、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表、模拟疼痛量表)。Gibb H, Morris CT, Gleisberg J. 《痴呆症患者治疗方案》。Int J Nurs Pract ; 3(3):191-9, 1997 虽然没有足够的实用科学方法来衡量所建议程序的确切意义,但作者描述了一项结合太极拳和叙事记忆训练的计划对 9 名中度晚期痴呆症患者的益处。
结果表明,在痴呆症的这一阶段,太极拳仍然是可行的,并可能有助于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即时行为。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柔韧性和身体成分。Arch Phys Med Rehabil ; 77(6), 612-6, 1996
该研究通过比较一组 22H 19F 和一组 18H 17F 的功能表现来进行。两组人员严格配对,平均年龄为 69 岁 ± 4。
太极组(与久坐的老年人组相比)的呼吸能力和最大氧饱和度明显更高(用自行车测力计测量)。背腰椎的柔韧性(用倾角仪测量)明显提高。作者还注意到身体脂肪明显减少(用脂肪仪测量)。他们的结论是,太极拳是一种可以预防性地促进成功老龄化的活动。Channer KS、Barrow D、Barrow R、Osborne M、Ives G。太极拳和有氧运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Postgrad Med J. ; 72(848), 349-51, 1996
作者比较了心肌梗塞后护理中提供的不同类型的运动。从结果来看,太极拳可能是首选。太极拳是依从性最好的运动。此外,虽然无论哪种运动,循环生理参数的大多数(有益)变化都是相同的,但只有太极拳能显著降低舒张压。Lai JS, Lan C, Wong MK, Teng SH.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和久坐者心肺功能的两年变化趋势。J Am Geriatr Soc ; 43(11):1222-7, 1995 作者将 45 名在家练习太极拳 7 年的 IP 与 39 名久坐不动的 IP 进行了比较。然后对纳入方案的患者(纳入时年龄为 64±9 岁)进行了为期 2 年的随访。
作者证明,太极拳练习者的心肺功能下降明显较低,尤其是在最大氧饱和度方面。Lai JS, Wong MK, Lan C, Chong CK, Lien IN.太极拳练习者和久坐者在自行车测力时的心肺反应。J Formos Med Assoc ; 92(10), 894-9, 1993 该研究比较了 41 名太极拳练习者和 49 名久坐者的结果。
太极拳对心肺功能参数的影响非常明显。Wolf SL、Kutner NG、Green RC、McNeely E.亚特兰大 FICSIT 研究:减少老年人虚弱的两种运动干预措施。J Am Geriatr Soc ; 41(3):329-32, 1993 这份主要出版物介绍了 FICSIT 计划的启动情况。这是第一项研究太极拳对预防老年人体弱的比较效果的干预性计划,有 200 人参加,具有极高的科学严谨性。同一小组于 1996 年和 2003 年提交了研究结果。
该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实验,旨在完善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和虚弱程度。Kirsteins AE, Dietz F, Hwang SM.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负重运动太极拳的安全性和潜在用途。Am J Phys Med Rehabil; 70(3):136-41, 1991 对许多参数(关节灵活性和振幅、强迫行走时间、握力、生活质量、疼痛)的测量表明,太极拳(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持续十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非常显著的益处。这项研究涉及 11 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 9 名对照组患者。患者对太极拳的耐受性一直很好。
作者建议将太极拳与负重运动结合起来,因为负重运动对骨骼合成和结缔组织的强化有好处。Jin P. 太极拳运动中心率、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情绪的变化。J Psychosom Res ; 33(2), 197-206, 1989 在对 33 名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和 33 名未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进行的比较中,这个澳大利亚研究小组发现,太极拳改善了心率,增加了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了唾液中的皮质醇。
练习太极拳的非专业人员报告说,他们感觉更好、更不抑郁、更不焦虑、更不疲惫、更有活力。研究小组计划将太极拳与其他形式的体育锻炼进行比较。Zhou DH.预防性老年医学:传统中医概述》。Am J Chin Med ;10(1-4),32-39,1982 这是在 Medline 整理的科学文献中发现的第一篇文章,表明在老年医学中实践中医传统的价值。
预防方面以及个人与环境、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平衡管理是中国传统的哲学和实践方面,与现代西方老年学的全球和整体方法完全一致。作者建议发展这些实践,特别是太极拳,以改善健康老龄化和延长寿命。